【暑期•工作不停档】社科处高质量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9-01

暑假期间,社科处精心组织国家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成果与奖励、国家社科基金各类专项申报等方面工作,为高质量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国家级项目方面。社科处积极联系校内外知名专家,密切跟踪各类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在社科处与音乐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协调下,由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傅利民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获准立项(课题编号22ZD12),资助总经费70万元。该项目是我省音乐与舞蹈学科首次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同时,在已经公布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年度项目的立项中,我校教育学院教师黄建辉申报的《残疾儿童适宜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及推进机制研究》和教育研究院教师余闻婧申报的《素养导向的作业改革研究》均获准立项,立项数继续保持全省高校第一。


重大平台方面。社科处在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主动对接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并与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签订《江西师范大学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该战略合作协议具体项目之一的“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过程中。该协同创新中心将以深化党史和井冈山精神研究为重点,围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探索建立“价值阐释、精神引领、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革命文物协同研究模式,努力建成国内一流、江西气派、井冈特色的全国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重大成果与奖励方面。暑假期间,我校教师不惧酷暑,努力奋斗在科学研究一线。教育学院教授吴重涵撰写的论文《现代家庭教育:原型与变迁》在教育类权威期刊《教育研究》第八期发表。此外,社科处积极组织,精心遴选了8项优秀成果申报两年一次的江西省理论成果奖和文学艺术奖。


暑假期间,社科处还推动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各类专项的申报工作,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5项,冷门绝学项目申报3项,思想政治专项申报11项;各相关学院和科研机构利用暑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例如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先后召开“区域·族群·国家:新文科时代的历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和“江西省汉文化研究2022年度课题论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