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通知,我校电子商务学科负责人孙德林教授(高工)主持申报的“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创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获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研究项目”立项。本次立项全国仅批准了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18个项目,其中多数为工科院校,江西省高校仅我校获项目立项,实现了江西省高校在教育部本次“科技人才培养专项研究项目”中立项零的突破。
另外,据了解,在国家各类卓越人才(包括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等各类卓越人才)研究项目中,这是创业类型的项目首次获全国卓越人才研究项目中立项,也是江西师范大学在全国各类卓越人才研究项目中立项零的突破。
近10年来,我校孙德林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信息化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大批丰硕的科研成果,我校信息化创业教育的成果多次在全国与江西高校学术会议上推广。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孙德林教授主编了“全国第一套信息化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创业理论与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创业管理和技能》(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网上创业理论与技能》(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等教材。今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又将出版孙德林教授主编的第二本创业教材(全国第一本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创业卓越工程师教育教材)。
据校发〔2011〕133 号“关于公布各学院 2011 届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通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初次就业率是全校最高的三个专业之一。特别是2011年采取按专业招生办法后,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高招中成为热门专业,招生人数较前二年增加了四倍,一跃成为商学院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工作成效显著,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就业工作前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训。近年来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涉及多方面理论知识,特别是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也需要较强的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竞赛活动,对于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就业综合能力,作用非常大。因此,明确要求电子商务专业的全体同学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学科竞赛,该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连续三届的全体同学全部都在全国或省级竞赛中获奖。
二是开辟新领域,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创业教育。努力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开展信息化创业教育,该校“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点在国内首先设立了“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创业”的研究生培养方向。“信息化创业教育”既是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与品牌,也是该校创业教育在国内独树一帜的首创。由于及时将优秀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是敢为人先闯新路,以创业的精神研究创业教育。在国内率先进行交叉学科与信息化创业教育领域的特色探索,打破本科院校不敢涉足“创业技能”研究的禁区;积极推广应用具有江西师范大学特色的交叉学科与信息化创业教育综合改革成果,使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国内产生了较好的品牌效应。
四是资源共享建设学科、实现合作共赢。没有条件不等不靠,开辟新途径,创造条件上,主动与“江西省高性能计算重点实验室”、“数学与信息学院”合作,三方共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交叉学科专业,实现学科建设校内资源共享、资源效益最大化,互利多惠、合作共赢;利用“江西省电子商务实验区”网络平台,积极与省内外大批高校合作,在我国教育综合改革领域作了先行探索,认真研究探索了教育部教指委立项的全国首个区域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验区项目,并取得了一批前瞻性的交叉学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成果,孙德林教授最近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交叉学科特色专业“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研究的专著《交叉学科特色专业多样化研究》。
“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创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是我校孙德林教授在“十五”期间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创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的复合型信息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后期研究成果。该项目的立项,标志着我省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创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具有领先性地位,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将为我校在“十二五”期间申报国家“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国家教学成果奖提供有力支持。(社科处/商学院)